非對稱流動場場流儀是一種基于流體力學原理的分離分析技術,其核心創新在于:
空心扁平分離通道:替代傳統色譜柱的固定相,通過層流特性實現無固定相分離,避免樣品吸附或剪切力破壞。
垂直場力作用:在通道垂直方向施加交變電場或流場力,使樣品顆粒因擴散系數差異聚焦于通道底壁。
反向擴散分離:利用顆粒大小與擴散速率的反比關系,實現納米至微米級顆粒的連續分離。例如,小顆粒擴散快,被通道流帶出;大顆粒擴散慢,在交叉流推動下沿通道遷移。
技術優勢:
無固定相設計:消除樣品殘留和柱效衰減問題,延長儀器壽命。
超寬分離范圍:覆蓋1 nm至100 μm粒徑及500 Da至10¹² Da分子量,遠超傳統凝膠滲透色譜(GPC)。
樣品完整性保留:溫和分離條件避免高分子鏈斷裂或顆粒聚集,適用于生物大分子和納米材料分析。
該設備可用于評估納米顆粒尺寸分布、表面改性及聚集態形成機制,助力納米材料研發與質量控制。有助于研究乳劑、脂質顆粒的穩定性及添加劑分布,確保產品安全性與合規性。
非對稱流動場場流儀憑借其無固定相分離、超寬檢測范圍及多領域適應性,正從科研實驗室走向工業生產線。隨著自動化與多場耦合技術的突破,該設備有望成為分析復雜流體樣品的“全能型”平臺,為納米科技、生物醫學及環境科學提供更深層的物質結構洞察。